南美行程來到第二天💃🏻
我們包了一架MINI BUS 🚎 !!!! 早上9點~從Cusco出發🏃🏻♀️🏃🏻🏃🏻♂️
朝着熱水鎮Aguas Calientes前進,正式 #前進馬丘比丘的路上 (旅程主題tag)
熱水鎮是通往馬丘比丘的門戶,這天我們定在傍晚時間乘坐Incarail火車到熱水鎮
在這之前,這天也順便遊覽了神聖山谷幾個景點
神聖山谷 (The Scared Valley)位於秘魯安第斯山脈一帶。
在庫斯科也可找到Day tour參觀這些景點
由於我們一行七人,因此團長選擇在這天包車遊覽
並在最後請司機哥哥把我們送到火車站作結
沿途風景真的很美❤️ 路上都是藍天白雲的景緻
遇見路邊的草泥馬,司機哥哥停車讓我們和他拍照
神聖山谷的範圍很廣,覆蓋了非常多小村落和印加古蹟,一天之內,是不能走完所有景點的。
來到這邊的入口處,我們再討論今天的路線
最後敲定路線 Chinchero > Moray > Maras
印加文明是美洲三大文明之一
全盛時期的帝國版圖可說位列三大文明之首
今天我們走的這條路線,見證着印加人當時在建築、經濟活動上的智慧
實在令人嘆為觀止!
Chinchero
這是一座典型的安第斯村莊,也被譽為彩虹誕生的地方
村莊位於3765米處的平原上,擁有絕佳的景色💛
我們在此能夠俯瞰印加神聖的山谷
來到主廣場,會看到一座教堂 Temple Colonial
教堂建於十七世紀初的殖民地時期,就蓋在原印加宮殿和太陽神殿的基地上,
宮殿建造於1480年,最初作為印加國王圖帕克 · 阿馬魯休憩之用
西班牙人佔領祕魯後,就摧毀了宮殿並蓋起了教堂
目前教堂和廣場也仍舊為當地人所用,他們在假日時舉行祭祀儀式
這邊也有很多穿着傳統服飾的女士,在售賣各式各樣的特色物品
有民族色彩豐富的織品,也會有草泥馬(羊駝)毛的製品
團長也在這邊的小攤子裏選中民族風布藝家品回家
再往下走,就能俯瞰印加神聖山谷
依山建造出來的古印加帝國,所遍及的地域之廣
時至今天,仍然有很多未知的部份繼續被發現
梯田是印加帝國重要的一項建築智慧
行程沿路都能看見這些呈階梯狀的工程
這裡長年雨量充沛,以當年技術造出的梯田除了可以避免城鎮淹沒
還能衍生出自動灌溉系統在梯田上耕作
除了梯田以外,這裡還有多幅印加石牆
在缺乏大型建築工具的年代
將大小不一的石頭琢磨成能緊密的排列在一起的石塊
石縫之間完全沒有空隙
直到今天,依舊令一眾研究印加文明的學者感到着迷
此外,印加人有豐富的對抗地震經驗
印加建築的基石穩如泰山
石縫之間能夠形成天然的避震效果
使建築物不會輕易在地震時倒下,
正因如此,多個世紀工程,在歲月沖刷之下仍然存在至今天
看完這些鬼斧神工怎能不讚嘆印加帝國文明呢?
還是說?當年真的有外星人協助呢?😂
在這裡刷了很多的底片(拜託已經數碼時代了好嗎?)
逗留大約一小時,我們繼續向前進!
向着Moray出發!
看到Moray梯田的那一刻⋯⋯
除了目瞪口呆,檸想不到別的形容詞
有別於其他依山建造的梯田
Moray由三個結構工整的圓形梯田組成
目前為止,似乎仍未確定這個梯田的實際作用
不過根據梯田地點和結構研究得出的結論
Moray梯田很可能是印加人用作實驗不同農作物耕作的獨有地方
印加人對耕種有豐富的經驗
在圓環形梯田的上下層之間,存在着準確的0.5度溫差
因此,他們可以種植出各種不同的作物
即使在天氣極端的高原上,印加人也一樣可以自給自足
同樣令人欽佩的,遇有梯田工整的圓形結構 ⭕️
俯瞰而下的照片也許看不出Moray的「巨大」
那麼置身其中這個角度又如何呢?
梯田每層側面都有幾級突出的石塊,方便上落
記得那天在梯田活動的時間正好在中午
雖然在冬季,但在太陽直接擁抱的高原地帶
在方圓十里的都無遮陽的梯田間奔跑
逛了一會的檸,簡直有中暑的感覺
團友硬找了個遮蔭的地方讓我坐一下
Moray的下一站......我們來到Maras Salt Mines (馬拉斯鹽田)
司機大哥在公路某處請我們下車走到邊上,探頭出去看到遍佈整個山頭的鹽田,極為壯觀
Maras Salt Mines在印加時代前已經存在
馬拉斯鹽田的源頭是蘊藏著豐富鹽份的Qoripujio Spring地下泉水
印加人借著天然的泉眼,搭建出一個精巧的水流系統,通過多個纖細的引渠
將泉水引流注入這些大小不一的鹽田之中
這一格又一格的鹽池,遍佈整個山頭,極為壯觀。
由於各鹽池成份不盡相同,鹽池呈現深淺不一的各種棕色
行前搜集資料,記得曾經見過一個美麗的形容詞:上帝的眼影盤 👍🏻
與其他很多印加遺跡不一樣是,馬拉斯鹽田不僅僅是印加遺址,直到今天,這些鹽池仍然運作着
這些鹽田由附近村落的村民擁有及管理
按照家庭成員多少去分配鹽田的大小
一直遵從天然的古法產鹽,這些鹽田可說是養活了村落中的一戶戶家庭
有點可惜的是,就在我們出發前,當地宣佈為了更好地保育及承傳這片地方
以後旅客將不能深入鹽田當中參觀,只能像檸這樣在特定的觀景台遠觀
雖然有點可惜,但為了這項文化得以世代承傳下去
檸認為這項措施是有其必要性的
作為著名的旅遊點之一,進出鹽田的沿路都有紀念品攤位
售賣各式各樣的紀念品,當然也包括從這個鹽田產出的各種鹽
上圖三包分別是檸買到的鹽
由於不同部位的山體,岩石泥土含有不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,
加上他們產鹽方式仍然依靠人工採鹽的方式產出
每位採鹽者的手法不同,造成了粗鹽的鹽色彩和種類也各有不同
當中以白色,粉紅色,淺棕為主
最上方較細白的一包是食鹽
中間帶一點粉色的是玫瑰鹽 ,純天然無添加的馬拉斯玫瑰鹽,細聞之下會有一種淡淡的清香
而最下方明顯質感較粗的就是泡澡的浴鹽了😊
最後,這趟包車遊覽的尾站,我們來到坐Incarail的火車站
我們一直在外面等候,直至火車緩緩駛進月台,才能夠進入月台登車
於是我們快快拍個兩張到此一遊,便正式出發馬丘比丘了👍🏻
💛THE VOYAGER💛 Machu Picchu
車廂內是兩兩對座的座位,估計身高175以上會有些「頂腳」
我們這一團是單數,因此來回程各有一位需要分開去跟其他人坐
外向如團長的話,就能在車程當中認識新朋友啦😂
要是害羞如檸,剛好又不是坐在窗邊位置的,那就可能會有一點點沉悶了
雖然如此,回程時選擇自己分開坐的檸
也有跟坐身旁的一家人聊聊天,順便寫寫字,記錄一下馬丘比丘的點滴~~
而檸對面可愛的小妹妹,則是用圖畫的方式在記錄他們一家五口的馬丘比丘之旅💛
列車行駛期間有簡單餐點服務,有一包小餅乾和一杯咖啡
因為,最重要的是沿途的風景和身邊的人!
大概七月中時,檸決定要好好完成南美遊記,然後把所有照片都珍藏起來,好好向過去一年的自己道別,成為更好的自己 🍋
於是在Facebook發佈了這個一週年回顧的計劃,連續十天,都會上載南美的「日記」,先謝謝你看完本篇,南美日記Day2。
現在,誠意邀請你也回看上篇南美初章,並且在未來數天持續關注更新💛
要是你在後來的某天遇見這篇遊記的話,那麼檸誠意邀請你把全章看完~~給檸加油打氣🌈
再次謝謝你的閲讀~~也歡迎讚好追踨Facebook:戀上自助旅行90S後Lemon
特別備註:由於部份照片為團友拍攝,未經授權切勿轉載!!
旅行日期:29-July-2019 南美三國Day2 ✅